阮一峰发表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博客文章《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很值得一看:
今天中午,我去上海图书馆借书。一楼的“近代文献阅览室”正在举办一个展览《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建馆140周年馆藏文献展》。
我知道,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就是从这个机构开始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源头80%与它有关。(其余20%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有关。)
……
翻译书当然离不开翻译家。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翻译家的简历。他们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属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
徐寿(1818-1884)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徐寿和华蘅劳……用了3个月时间,于同年七月十四日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在同治四年制成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约20华里的木质轮船,命名“黄鹊”号,成为我国自制的第一艘机动船舶。
……对元素符号,他采用音译的方法,取原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凡金属元素一律加“金”傍,如将“Mg”译为“镁”,“Ca”译为钙。这一译法为我国化学界沿用至今,并被日本化学界所借用。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先驱。……积劳成疾,于光绪十年八月初六日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 终年66岁。
徐建寅(1845—1901)
徐寿的次子。
……徐建寅到英、法、德等国“留心访询”后,最后在德国司坦丁(今波兰什切青)伏尔铿船厂订造了两艘铁甲船,就是有名的“镇远”和“定远”——中国北洋舰队的两支主力。徐建寅到欧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游历各国工厂”。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人员第一次对欧洲的近代工业进行系统的考察。
……1901年3月31日,试验室发生爆炸,徐建寅不幸罹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为事业捐躯的科学家。
舒高第(1844-1919)
……自1878年起,舒高第兼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翻译。……舒高第是该馆最主要的一位中国口译人员,其译作颇丰,在中国译员中名列第一。
赵元益(1840~1902)
……所译著作,侧重于西方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有《儒门医学》、《光学》、《西药大成》和”《法律医学》等,其中《西药大成》是当时最大的一部西药译著,《法律医学》是我国第一部翻译西方法医的著作。
华蘅芳(1833-1902)
机械工程专家、数学家。……其父华翼伦为举人,官至四品。华蘅芳自幼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对算学入迷。……
除了中国本国的翻译家,还有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翻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傅兰雅。
傅兰雅(1839—1928)
原名John Fryer,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海斯镇一穷苦牧师家庭。……同治七年(1868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达28年,编译《西国近书汇编》 。……
清政府曾授予三品官衔和勋章。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西方书籍129部(绝大多数为科学技术性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
全文参见《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阮一峰 发表于 2008年09月 6日
老丁,你就是一块当文人骚客的料!
Comment by eddie — 09/10/2008 @ 4:00 am
他们是我们学工科的祖师爷爷啊!
还有一点我最钦佩,他们能把那么多深奥的英文名词、(也许还拗口)翻译的那么贴切、文雅、灵性,从这一点来说,他们也是文学大家。
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科技,再次致敬!!!
Comment by DingNing — 09/11/2008 @ 10:38 am
丁总啊,我的新blog总算弄起来了
http://blog.meirendaddy.com
天灵灵,地灵灵,伟大火墙别封我
Comment by 美人她爹 — 10/03/2008 @ 11:0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