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死了!
新闻和博客专题:
我最喜欢是这张剧照,不知道是哪一回里面的:
我妈说我4岁时候就喜欢听王文娟的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扶柳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眼前分明外来客
心底却似旧时友
4岁的事,我自己是不记得的。只记得陈晓旭演黛玉的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刚放的时候,却是懵懂的少年时光,对那电视剧也看了,却并无太深印象。
真正拿出研究的劲头读红楼,是在上大学之后。
大一的时候,学校里开一门选修课《红楼梦研究》,好像是人文学院一个老师上的。Anyway,我选了这门课。老师面对讲台下我们这帮当时同时在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工科生,不知道他作何感想,会不会总有种文科生和工科生之间想当然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感觉。其实文科生工科生,大家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其心必异”。
那时候,我却突然对红楼梦有了兴趣,特别是我很想知道:到底曹雪芹本来在后四十回写了些什么。带着这种好奇心,我开始自己狂找各种资料。
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在宿舍普及,遑论互联网,于是只能去图书馆。慢慢的,开始知道有《红楼梦学刊》这本杂志,好像是挺专业的杂志。后来发现闵行校区图书馆这书藏的很少,于是一有空就去徐家汇本部图书馆里面找《红楼梦学刊》看,那时候上海还没有任何地铁,于是赶不上校车的时候,就只有徐闵线晃荡晃荡单程一个多小时才到。
因为我的兴趣在于”到底曹雪芹本来在后四十回写了些什么”,所以自然而然,最开始就要搞清楚红楼梦的诸多版本,以便去看那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至今我仍保留有几张纸,还是那时候的一些读书笔记:
关于红楼梦的版本
有两大系统:
- 一是脂批本系统,即脂砚斋批注的版本,共十二种版本,统称为《石头记》系统,这个系统的版本的共同特点是只有前八十回,因为后四十回没了。
- 二是程高本系统,即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从而看起来是貌似完整120回的版本,一般又可细分为程甲本、程乙本两种,统称为《红楼梦》系统。
注:现在发现百度百科这个条目”脂砚斋“很好,资料很翔实,也介绍了上述这些不同的版本。
搞懂了这些版本的区别之后,我就去买了一本我自认为是最权威的《红楼梦》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校注的,以庚辰本这个版本为底本,以其他脂批本为主要参校本。自那以后,我只读这个版本。当然,一般是只读前八十回的,因为那才是曹雪芹自己写的。
关于轶失了的,真正的八十回之后的情节
红学家们做了很多研究,推测出部分情节,比如:
- 林黛玉是”泪尽”而逝。
而不是现存后四十回里面高鹗写的充满了戏剧性的宝玉正娶宝钗的时辰,黛玉气绝。这个泪尽而逝的情节推测是有逻辑道理的,因为红楼梦最开始就是说林黛玉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在快要枯萎的时候,被神瑛使者用甘霖所救。绛珠仙草为了报恩,没啥别的能报答,于是神瑛使者转世为贾宝玉,她就跟着转世为林黛玉,要把一生的眼泪还他,还他当年浇灌仙草的恩情。所以林黛玉”泪尽”而逝的情节是合理的。 - 史湘云白首双星(卫若兰射圃获麒麟)。
似乎曹雪芹本来是写史湘云后来嫁给一个叫卫若兰的人。 - 宝玉对景悼颦儿
- 抄贾府宝凤入狱
- 红玉茜雪双救主
- 王熙凤哭返金陵
- 王凤姐扫雪拾玉
- 甄宝玉送玉
- 刘姥姥挺身救巧姐
- 居破庙钗玉哭穷途
- 花袭人知恩救主
- 妙玉红颜从枯骨
- 探春远嫁作王妃
- 贾惜春缁衣乞食
- 青梗峰下木石证前缘,太虚境警幻揭情榜。
据说这才是真正最后一回的回目。而且据说有人考证所谓情榜,榜首是贾宝玉,榜的正册是十二钗,副册是香菱、平儿、薛宝琴等十二人,又副册是晴雯、袭人、鸳鸯、紫鹃等十二人,三副册是瑞珠、柳五儿、茜雪等十二人,四副册是芳官、龄官等十二人。
陈晓旭死了。
其实很多人并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关注陈晓旭,还是在关注林黛玉。
或许,在大家心中,陈晓旭就是林黛玉。
所以,现在,陈晓旭死了,林妹妹也就死了。
你四岁就是个“红楼梦”迷,是个小红学派。
大家都认为陈晓旭就是林妹妹,她本人同样也认为自己就是林妹妹。
Comment by hbdcy — 05/18/2007 @ 9:29 pm
“曹雪芹应该感谢陈晓旭:没有陈晓旭,就没有林黛玉”。来自新华信创始人,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创始人、总裁赵民的博客。
Comment by Ding Feng — 05/19/2007 @ 1:04 pm
这个赵民,意思说反了吧?
林妹妹死了,你伤心了没有?
Comment by yao — 05/23/2007 @ 2:19 pm
喜欢晓旭, 在我心中她就是林妹妹.
Comment by claire — 03/12/2009 @ 10:54 am
为了不带着鬼故事去睡觉
又跑来看看林妹妹的照片
这眉画得真好,眉角还微微上挑,传神
Comment by ff — 03/27/2009 @ 10:10 pm
虽然也喜欢红楼梦,但也只是翻看了十几遍,相比你就没有那么执着和钻研,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不同。
Comment by 同学 — 06/30/2010 @ 2:4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