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电信专业媒体 Light Reading 的 Insider 栏目在2006年12月写的一份题为”Huawei & ZTE: Global Market Challenges“的调查报告,是关于对华为和中兴面临的市场挑战的分析。如果购买这份报告的全文,没有折扣的情况下,报价是900美元。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当初华为、中兴为啥要进军国际市场?部分原因是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低迷,需求不旺,特别是2002年后。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字说,中国电信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在1997-2001年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是22%,但2002年那年 Capex 开始大跌,并且2002-2006年这几年基本持平。因此从2002年起,华为和中兴都明显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进军力度。同样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字证明,2002-2005年间,Exports at Free-on-Board Price的年增长率,对华为是104%,对中兴是126%.
2. 华为、中兴进军国际市场的成果
2000年的时侯,华为的 contract sales 里面只有5%是来自国际市场,但到了2006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成了65%. 中兴的情况类似,2003年国际市场的sales revenue还少于12%,而2006年上半年就占了中兴总的sales revenue的38%.
3. 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靠低价取胜
报告作者举例说,2005年,华为赢了印度某运营商的订单,华为的报价是竞争对手朗讯(Lucent)的37%. 而且据说对于某些关键的设备,华为的竞标价是朗讯的七分之一。
4. 低价策略虽然给华为、中兴赢得了订单,赢得了市场份额,却造成利润下降:简言之,不挣钱!
报告作者进一步引用了一些数字,根据这些数据,1999年之后至今这些年,华为和中兴的利润率基本上是持续在下降,到了2006年,都已经降到5%以下。
5. 中国政府的出口增值税退税补贴
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对本国出口厂商执行出口增值税(VAT: Value Added Tax)退税政策。IT和电信产业的出口厂商,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的增值税退税税率是17%,在2004年曾经减为13%,但很快就回到17%了。
结果是,华为和中兴越来越依靠从中国政府那里拿回增值税退税,来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但即使如此,利润率还在下降)。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如果没有政府给于增值税退税的补贴,华为和中兴的税前利润在2006年甚至是负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增值税退税补贴,华为和中兴在2006年都是亏损的。
6. 中国政府的软件增值税退税补贴
中国政府为了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2000年的时侯推出一个政策,国内公司可以从政府拿到软件的国内销售额的14%的退税补贴。
报告作者举了据说来自中国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华为和中兴从这个政策得到的好处也是很大的。
作者结论说:从利润率角度说,华为和中兴其实并不比中国的那些传统的出口产业(比如内衣服装和鞋子)做的更好。
最终结论是:华为和中兴越来越依赖中国政府的政策补贴以维持一定的盈利。
因此接下来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一旦中国政府的这些补贴政策发生了变化,怎么办?
7. 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政策确实在变化
过去20年间,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之一是刺激出口(export-oritented industrializaiton),然而目前已经看到这种战略的弊病所在。因此在十一五计划里面(2006-2010年),中国政府已经决定要从面向出口转变为面向内需(transition of economic model from export-oriented to domestic-driven)。这种转变必然会减少出口增值税退税补贴。
作者接下来还从负债对资本比率(LTA: Liability To Asset Ratio)分析了华为和中兴的财务状况。结论是如果缺钱了,中兴是上市公司,还可以到证券市场去寻找资金;华为则由于不是上市公司,只能要么从银行继续贷款,要么变卖自己的资产:所以2001年华为把自己的电源部门卖给爱默生电气,2006年11月卖了华为3COM。
8. 作者的最终结论
华为、中兴在未来五到十年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华为、中兴不能分别从对政府政策补贴的依赖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也就是 Light Reading Insider 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我自己不是学财务的,很多财务术语其实看不大懂,因此可能有理解偏差的地方,呵呵。